如何使资源即将耗尽、生态环境恶劣、城市污染严重的矿业城市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日前,国内部分专家学者汇聚陕西铜川“会诊”——
铜川市是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以生产煤炭而闻名。然而,这座因矿而设的城市由于城市建设是随人口的自然聚集和工业布局的逐步展开而进行的,城市绵延10多公里,40多万人挤在一个狭长的川道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国家统计局1996年对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铜川市排名相当靠后,其中50强城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6672元,铜川市仅为3789元。同时,该市用于反映城市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能力的科技教育投入等指标也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1998年,铜川市经济规模仅占全省的2.6%,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7%,在全省10个地级市中铜川市的经济地位越来越低下,城市发展到了非常时期,必须对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选择。
铜川是依靠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发展起来的,消耗型的资源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采矿,使植被大量毁坏,加剧了水土流失;采矿剥离物和矿山废弃物的乱堆乱放,占用了耕地,有的倾入河道,不但抬高了河床,也造成河水污染;开山采矿同时也造成许多自然灾害,目前,铜川市因采矿造成的地裂缝、滑坡有5000余处,崩塌351处,是陕西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此外,铜川的几大支柱产业如煤炭、水泥、炼铝、陶瓷等都属高污染行业,来自三废排放的污染使山黑了,水也黑了,而大量烧煤、生产水泥所排放出的烟尘又使大气中粉尘、二氧化硫等成分严重超标。到了冬季,受铜川狭谷地形的影响,整个铜川市区几乎笼罩在烟雾之中。因此,国家已将铜川列为全国21世纪议程的八个试点城市之一,1998年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能力建设三个试点城市之一。专家指出,铜川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应该说,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铜川市已经下了决心,从今年起,在新城区全面禁烧烟煤,在市区,取缔了所有烟煤销售市场,封堵了3000多个烟道。专家们指出,在目前情况下,铜川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高质量完成铜川热电、铜川天然气输配、铜川粉尘治理三个亚行贷款项目的建设。这三个项目建成后,可使铜川每年减少粉尘排放量的63%,二氧化硫排放量的22%,从而使城市的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在有计划地对其他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治理粉尘污染的同时,还要对污水和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逐步将末端治理的形式转向从源头抓起,使环境保护方式有一个战略性转变,也就是说要下决心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建立节约型生产体系,将“三废”尽量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三是抓住国家开发大西北和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大好时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建设,搞好生态环境,还铜川一片蓝天碧水。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铜川走的是追求资源产品数量扩张的路子,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极高的依赖性。在工业行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为80.7比19.3,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比为79.9比20.1。在能源工业中,煤炭产值占到93.7%,而作为煤炭工业后续产业的电力工业、煤气发生业等几乎是空白。在建材工业中水泥产值占到87.3%,而水泥制品工业和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规模很小,只占12.7%。同时,铜川市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单一,1998年,全市工业生产总值为45亿元,其中公有制工业就占77%。铜川市的工业现状,使人想到苏联的巴库市,巴库油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一直是苏联的主力油田,五十年代后,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巴库陷入困境,曾经闻名于世的巴库市也销声匿迹了。专家们指出,铜川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吸取巴库市的教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营方式,促使铜川由资源型城市尽快向现代化的生态城市转变。
调整结构首先是产业结构,实际上,资源性产品是具有极大可延伸性的,如煤炭,若一吨烟煤价值为1,则炼为焦炭为1.5,提取焦油为10,制成合成染料为375,制成药品为750,制成合成纤维则高达1500,这虽然是理论上的数字,但也说明了进一步开发的前景的确很大,因此,铜川必须利用资源产业创造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与资源开发相关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如环保设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使产业结构由简单化、低级化向合理化、高级化转变,全面理顺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调整结构的另一个方面是要调整所有制结构,专家们指出,铜川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深化改革,鼓励非公有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在经营方面,专家们建议结合结构调整,实现由初级加工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向精深加工的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
我国类似铜川这样的矿业性城市还有许多,这些城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加快工业化进程都作出过巨大贡献,它们现在大多也都面临着铜川一样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已超出了它们本身的承载能力,专家们呼吁,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帮助这些城市走出困境,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支持它们的基础设施、环保项目建设,建立全国性的矿山转产基金,优先安排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等,使这些城市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